中文/English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前沿 > 国际人才交流
“云网强基”加速落地构建多层次算力供给体系
字号: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坚实的“云网底座”支撑。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云网融合,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面向中小城市实施“云网强基”行动,建立多层次、体系化的算力供给体系,引发了业界关注。

中小城市亟须“云网强基”

  今天,我们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算力时代,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正在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加快构建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助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算力资源日渐丰富。然而对于很多中小城市而言,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在此背景下,《通知》明确提出,将面向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含地级市、县城和特大镇)组织实施“云网强基”行动。到2025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城市的云网基础设施,实现“千城千兆”和“千城千池”建设目标,即千兆接入能力和云资源池覆盖超过1000个中小城市。

  什么是“云网强基”行动?该行动将给行业带来什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牟春波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云网强基”旨在增强中小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和服务能力,推进应用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建立多层次、体系化的算力供给体系,提升公众用户端到端网络访问体验,有效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低时延、大带宽、本地计算、安全承载、降本增效等需求,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构建多层次算力供给体系

  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尤其是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对算力供给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牟春波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算力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计算类型,对计算的响应速度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需要建立多层次、异构的算力供给体系。

  牟春波介绍,从计算能力距离用户的远近上看,可分为集中化云计算设施、边缘计算设施、用户终端计算芯片等;从计算类型上看,有基于X86的通用计算,主要服务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计算,以及支持科研活动的超算等。目前,通用云计算设施建设模式相对成熟,智能计算中心、边缘计算等属于新生事物,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建设运营模式、应用场景等仍在探索中。

  近年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不断提速,武汉、西安、上海等地政府均主导建设智能计算中心,打造地方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发展。可以预见,未来随着AI应用进一步普及,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还将提速,并成为整个算力供给体系的一部分。

  从边缘计算领域看,目前整体处于需求驱动、政策引导、市场化发展阶段,基础电信企业是边缘云资源池建设的主要力量。此外,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业务场景也开始部署边缘计算设施。

  牟春波表示,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提速,算力需求将持续增长,服务模式也将更加丰富。这意味着,网络需要将层次化、异构算力资源“汇聚”起来,再作为统一的云网资源提供给用户。这也是为什么《通知》特别强调加速推进云网融合,着力解决算力感知、统一编排等技术和实施问题,形成算力网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