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号:
- 大
- 中
- 小
上半年各项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质量高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大幅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6%以上的强劲增长,充分展示了经济发展的韧性。上半年,我国的名义GDP增长8.1%,实际GDP增长6.3%,较去年全年增速放缓0.3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6.0%~6.5%的目标区间。并且,在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就业和物价保持平稳运行。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0%~5.3%的区间小幅波动,6月份为5.1%,继续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区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核心CPI上涨1.8%,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放眼全球,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表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看,美国实际GDP增速从去年2季度的3.2%下滑至今年2季度的2.3%;日本从去年2季度的1.5%下滑至今年1季度的0.9%;欧元区从去年2季度的2.3%下滑至今年1季度的1.0%,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分别从2.3%、1.8%、1.2%下滑至0.6%、0.9%、-0.3%。从“金砖五国”看,印度实际GDP增速从去年1季度的8.9%下滑至今年1季度的5.8%;巴西从1.2%进一步下滑至0.5%,南非从0.7%下滑至0.04%,俄罗斯从1.8%下滑至0.5%。可见,无论是相比主要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均保持在最高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一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双双超过60%,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压舱石作用。从供给面看,上半年工业增长6.0%,服务业增长7.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达到54.9%。从需求面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净出口增长33.9%,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
二是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高新产业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从工业生产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加快。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8%,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6%,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生产看,新兴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增长较快,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4.2%和8.3%,增速快于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16.9和1.0个百分点。从新兴产品生产看,上半年,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等分别保持86.5%、34.6%、29.3%和20.1%的高速增长。事实上,近年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高速发展,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5-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和270.3,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34.1%和28.7%,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是在投资增速趋缓的进程中,高技术投资、转型升级投资、补短板投资高速增长,投资质量明显提升。首先,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4%,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7.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5%,增速高于全部服务业投资6.1个百分点。其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3.1%,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10.1个百分点。最后,补短板社会领域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5.8%,比全部投资高1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1%,比去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
四是在贸易增速放缓的过程中,净出口实现高速增长,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开放水平明显提升。上半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速放缓,但出口依然保持了正增长并实现贸易顺差181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3.9%。从外贸结构看,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至58.8%,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特别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服务领域的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
五是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不仅快于总体经济增速,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对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增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8%,比全国GDP名义增速高出0.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快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去年同期的2.77下降至2.7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此背景下,居民消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六是区域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改善。上半年,在全国增速总体放缓中,11个省市区的经济增速较2018年实现逆势回升,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大市场的增长后劲。中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中部六省均保持7.0%以上的较快增长。中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西部地区增长9.1%,分别比东部地区快0.7和0.5个百分点,区域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中部地区投资增长9.4%,西部地区增长6.1%,分别比东部地区投资快5.0和1.7个百分点。
七是节能降耗稳步推进,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1%。从能源消费看,上半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下降2.1个百分点。从能源供应看,上半年,天然气产量增长10.3%,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一次电力占全部发电量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至27.3%。上半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提高0.4个百分点至80.1%,PM2.5浓度下降2.4%,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增加20个,地表水评价断面中水质优良比例提高4.4个百分点。
八是经济发展的普惠性提高,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获得感增强。上半年,减税降费和金融政策助力小微企业发展。2季度,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小微企业占52.2%,比1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在有银行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中,获得全部或大部分所需贷款的企业占22.5%。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落实,个人所得税同比减少30.6%,有力支撑了全国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其中,在更大力度和范围减税降费的作用下,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9%,比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同时,精准扶贫有序推进,贫困人口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下半年中国经济展望:经济发展后劲足、政策空间大
展望下半年,国际国内不利因素仍然较多,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创新宏观调控、优化营商环境,下半年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增长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特别是随着“六稳”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后劲十足。预计下半年工业和服务业增速将逐步企稳,投资和消费增速企稳回升,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在6.0%以上,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由于自2季度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政策效果开始逐渐显现,将带动供给面和需求面在下半年实现双双企稳。事实上,6月份最新数据显示,多数的宏微观经济指标已经呈现企稳回升迹象。从供给面看,6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3%,增速较5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2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1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比2013年以来的平均值高出1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0%,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4%,但是分季度来看,2季度跌幅已较一季度收窄1.4个百分点,反映出减税降费举措已经开始发挥“降成本”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6.0%,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7.4%,下半年市场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除了工业生产和财务绩效边际改善,6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1%,也比5月加快0.1个百分点,特别是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比5月上升0.8个百分点。从需求面看,2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增速比1季度和去年4季度均加快0.3个百分点。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比1—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在投资大类中,只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10%左右的平稳增长。这是因为2019年我们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表面上看,上半年投资、消费以及工业增加值、利润增长等出现不同幅度的回落,但仔细分析发现,这些指标的回落主要都是受到汽车制造业等少数几个行业的拖累,随着针对这些行业的政策集中发力,预期上述指标将会在下半年实现全面好转。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和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和3.1%,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5和8.8个百分点,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5个百分点以上。受汽车类消费下滑影响,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跌1.4%,汽车制造业投资也仅增长0.2%,对工业增长和制造业投资产生较大拖累。当前汽车销量下滑,既有汽车消费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的趋势性因素影响,也有国5标准即将升级为国6标准,国5车清库存、国6车供给不足,导致消费者持币待购的短期因素影响。在下半年国标转换完成后,汽车销量将会有所恢复。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针对汽车等行业的政策集中发力,上述指标将会在下半年实现全面好转。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聚焦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消费活力,提升了消费支撑能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成熟的宏观调控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短期冲击,目前政策空间较为充足,这是下半年宏观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运行的有力保障。从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政策空间来看,中国目前的政策储备更加充足。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半年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空间将加力提效,一方面会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将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望促进总体投资增速回升和企业生产效率改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半年,受汇率承压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受到较大限制。但是,近3个月来,全球已有十几家央行先后推出降息举措,特别是8月1日,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个基点,成为美国近十年来的首次降息,这为中国央行更好地“以我为主”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来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了巨大空间。
随着全球价值链加速向大的消费市场集中,中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下半年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保障。近年来,中国积极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转型升级,下半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更有效的发挥。目前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市场主体,特别是根据联合国标准,中国已有4亿中产阶层,消费增长和升级的空间巨大。事实上,过去十年,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就是中国,中国在全球消费中的份额从2007年的4%提高到2017年的10%,预计2030年将达到16%。在过去十年,发达国家的出口虽然最大比例还是相互之间的贸易,但对中国的出口比例已从1995年的3%提升到了2017年的12%。
以研发为基础的国内创新产业体系日益成熟,数字经济驱动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提速,这是下半年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2018年,中国创新驱动指数达到174.4,比上年大幅增长21.8%;2018年网络经济指数达到605.4,比上年大幅增长67.2%,对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8%。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以及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的日益完善,零售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网络消费规模扩大,消费新动能加速形成。2019年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1.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3.2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超过4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19.6%。
结语
只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并不断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刘伟,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