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补缺,积极为服务国家战略重心发挥作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 字号:
- 大
- 中
- 小
2016年08月17日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在民政部正式登记的全国性一级学会。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以促进中国与世界融通、技术与经济融通、资源与资本融通、财富与才智融通为己任,积极促进政府部门、学术界、企业界在经贸技术领域的协作,促成国际金融界、科技界、企业界来华投资合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历史阶段,如何围绕国家战略重心,发挥学会功能,主动作为,做些拾遗补缺的工作 。2016年以来,学会在本届理事长杨春光的带领下,积极按照党中央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最后阶段战役的部署和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学会当前重要任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参与精准扶贫,努力探索学会扶贫工作的新路子,收到积极效果。一、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工作
理事长杨春光多次说:“我们既然是党和国家的一级学会,就要有强烈的看齐意识,听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话,坚决照习总书记的指示办,党中央指向哪,就冲向哪;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切实围绕国家大局和战略全局,做好工作、要讲奉献、有作为,在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中,争当排头兵,做出新贡献;有强烈的‘家人’意识,像‘到家’一样,带着对家人(亲人)深厚的感情做帮扶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尽到职责。”
为了这个目标,2016年以来,杨春光理事长与理事会有关成员先期走访了国务院扶贫办,听取了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同志的意见。组织学会常务理事学习了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新思想、新精神,吃透灵魂,抓住要义。然后,在湖南省各级政协的大力协助下,组织带领会员企业四到湖南、三进湘西、二至补点村。先后到湖南长沙、株洲、湘西、娄底、邵阳等地市与相关部门座谈走访,跑山跑水跑村寨,到习总书记去过的湘西州十八洞村学习考察。了解当地扶贫情况,经过走访调研,层层筛选,最终牵手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镇补点村。
二、精准扶贫重在落实
补点村属湘西州典型的纯苗族群众居住村,全村有146户,678人,劳动力450人,耕地面积692亩,海拔200-600米。补点村是吉首市84个贫困村之一,现有建档立卡未脱贫户31户,86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在3月17日,第一次到湘西州进村调研的基础上,于6月22日,与湘西州正式签署了《精准扶贫、区域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促会会员企业北京商询科技有限公司与湘西州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无偿为当地企业提供数据咨询服务。7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特邀顾问单位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的第一期500万元资金精准扶贫已经到位。
8月3日,杨春光理事长专门到补点村,参加了捐赠款项植树纪念仪式。并出席湘西州政协旨在宣传展示全州政协扶贫成果,宣传爱心企业扶贫义举,发挥人民政协优势,凝心聚力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全州精准扶贫工作的“助推扶贫 宣战贫困”文艺晚会,代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和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了现场表态发言,受到了当地党政机关和贫困村寨群众的赞扬。
三、建立制度实现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中促会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为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到位,发挥实效,初步探索了一套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扶贫资金使用制度。为确保企业捐助的扶贫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建立了中促会、湖南省政协、湘西州政协的三方联动机制,共同监管,共同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扶贫款的功效。
二是建立扶贫项目研究制度。根据补点村的实际情况,采取由湘西州政协扶贫工作队提供实施项目名录,中促会组织专家论证的方式开展扶贫项目实施工作,目前已经基本确定第一期500万元扶贫款主要应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和光伏发电等方面。
三是建立智力扶贫制度。由中促会组织会内专家学者、优秀企业轮流到补点村,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帮助村民实现谋生脱贫。
下一步,中促会还将陆续投入协议中第二期500万元扶贫资金,以金融基金等方式,为村民无偿提供项目启动资金和无息贷款,用小基金撬动大市场,吸引各类企业投资扶贫,早日使补点村实现脱贫致富,为国家“打赢扶贫攻坚战”做出贡献。